流行语是模因吗?基于互联网用户数据的
流行语发展周期量化模型
蒋梦晗 安可思 沈翔瀛 李逸薇 黄居仁
摘要:流行语反映了我们生活中新思想或新观念的引入,并在文化传播和人类语言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流行语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土壤。在本文中,我们通过考察关注流行语如何随时间变化-(即流行语的生命周期)而考察流行语是如何产生以及发展的。通过将流行语比拟为生命体的发展,而不是理解为语言中的既成事实,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流行语实质的传播模式,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流行语的发展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基于模因模型研究了流行语的生命周期,并将其与最近研究的流行病模型进行了比较。我们选取了2008–2016年间90个最具影响力的汉语流行语,并根据谷歌趋势展现的互联网实际使用情况数据,为新词的发展趋势做了纵向建模。我们的研究验证了模因模型可以在其周期的早期(即上升阶段)可靠地描述和预测新词的生命周期,但无法预测其发展的拐点以及整个生命周期。我们因此得出结论,模拟词汇的传播需要两个模型:初始阶段的模因模型和后期阶段(尤其是拐点处)的流行病模型。运用这种两阶段/两模型的方法,有助于在发展初期识别流行语为潜在的新词汇。这是因为模因模型在数学形式上更简单,有利于编写适用于流行语发展初期阶段的过滤程序。